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原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王文教同志,因病于2022年12月25日3时1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王文教同志,1954年5月参加工作。在他任总教练期间,中国羽毛球队获得了1982、1986、1988、1990年汤姆斯杯团体赛冠军,涌现出56个世界单项冠军,获世界羽联终身成就奖。2019年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最美奋斗者”称号。
回国:赤子心 爱国情
祖籍福建南安的王文教1933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梭罗市。1941年,刚满八岁的他就开始打羽毛球,只要一下课他就立马放下书包跑去打球,整天都泡在球场里,将羽毛球视作自己的第二生命。正是心怀赤诚的热爱,一直勤修苦练的他逐渐成长为印尼国家羽毛球队的一员,后来更是凭借其精湛的球技成为了印度尼西亚家喻户晓的羽毛球明星。1953年,建设大潮中的新中国处处生机盎然。5月,全国四项球类(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运动会在天津举办。作为印尼羽毛球明星,20岁的王文教跟随印尼华侨青年体育观摩团受邀参会。运动会后,王文教与刚刚产生的全国羽毛球冠军进行了一场友谊赛。结果打了对方15比0、15比6。看似轻松的胜利,却让王文教倍感沉重,一个想法在心底悄悄萌发。他与队友私下商议,回新中国打球,用自己的技术为祖国的羽毛球事业贡献一份力量。然而,在当时的环境下,回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时的王文教在印尼已是家喻户晓的羽毛球明星,选择回国,他就要放弃已经取得的荣誉和地位,更要面对印尼当局的重重阻挠。在申请护照的时候,印尼当局要求王文教签下“离开印尼后,永远不再回到印尼”保证书。签了保证书意味着我永远与家里人断绝关系。当时,中国还不是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的会员,回国就会失去很多国际大赛的参赛机会,这对于将羽毛球视作生命的王文教来说,无疑是残酷的。带着对家人的愧疚和对祖国的赤诚,王文教毅然签下保证书。1954年5月,他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创业: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是的新中国百废待兴。考虑到当时羽毛球运动在群众中的普及程度和训练场地等因素,国家体委决定暂时将天津市作为球类运动训练基地,羽毛球班便被放在了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馆里惟一的一块羽毛球场地开展训练。在天津,王文教他们开始了我国羽毛球运动最初的普及和专业筹建,逐渐制订出包括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内容的一套完整的训练计划。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这项新的体育运动才有可能有坚实的基础和发展的前景。这一时期,王文教带着羽毛球班的成员经常在京津两地的一些工厂、学校等单位举行表演赛,并为羽毛球爱好者进行技术辅导。王文教回忆说:“当时我们到北京讲羽毛球,人家都听不懂什么叫做羽毛球,我们就利用礼拜天,经常下工厂表演。我可以从脚底下、从背后击球。让人家看,有点像杂技表演,所以这样人家感兴趣了。我们一年365天在国家队,只休息一天半。”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王文教、陈福寿他们带回的先进打法和理念,犹如一颗火种,点燃了中国羽毛球事业崛起的希望之火。1956年,福建省成立了我国第一支省级羽毛球队。两年后,中国羽毛球协会成立,全国有20多个省、市成立羽毛球队。王文教和队友联合撰写了中国第一本羽毛球训练专业教材,确立了中国羽毛球最初的战术风格。
出访欧洲:初现王者之气
1965年,王文教率队来到丹麦,向当时的世界亚军发起挑战。一踏上丹麦的土地,王文教和队员们就感受到了东道主的傲慢,当地媒体甚至打出大幅标题“中国人会打羽毛球吗?”第一场比赛,丹麦人派出了五届全英锦标赛冠军、名将科普斯,中国队派出了小将汤仙虎。根据汤仙虎的打法特点,赛前王文教特意让汤仙虎进行了45分钟的热身。这引来了丹麦人的嘲笑。国家羽毛球队原总教练汤仙虎回忆说:“他们就说中国队很傻,等下还有力打球吗?我们就憋着一口气,既然你是冠军,看你能高到什么程度。”
出人意料,第一局15比0,科普斯被汤仙虎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接下来的17场比赛中,丹麦队溃不成军、无一胜绩。经此一战,中国羽毛球队赢得了“无冕之王”的美誉。
奋斗之路:光辉岁月
在中国羽毛球协会,这些历届国际赛事的奖杯,见证了中国羽毛球事业发展的历程,也珍藏了王文教一生的光辉记忆。1982年,王文教带领中国羽毛球队出征汤姆斯杯,这是中国恢复国际羽联合法席位后参加的第一次国际羽毛球赛事。决赛的对手是多次斩获汤姆斯杯的“羽坛霸主”印尼队。第一天四盘战罢,印尼以3比1领先。王文教和队员们马上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比赛方案。第二天,中国队奇迹般地连扳4分,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顽强拼搏的精神,并最终以总比分5:4实现惊天逆转,首夺汤姆斯杯!此后,王文教带领中国羽毛球队一路拼杀,10夺汤姆斯杯、14次夺得尤伯杯、11次夺得苏迪曼杯,累计获得18枚奥运金牌,培养出杨阳、赵剑华、李永波、田秉毅等一大批羽毛球顶尖人才,开启了中国羽毛球叱咤国际羽坛的辉煌时代。
有人问王文教的座右铭,他思考许久,总结为八个字——“精忠报国,无悔人生”。他将最美的年华献给祖国,怀着一颗为党为国、舍我其谁的肝胆初心,用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奋斗成就了属于自己的无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