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梁伟铿/王昶首次登上《羽毛球》杂志封面,那是属于他们上的第一个杂志封面。彼时,他们携手征战羽坛不过半载,仅仅手握日本超级750赛的桂冠,在欧登塞拍下那辑青春洋溢的封面照。
两年过去,“梁王”组合已是今非昔比,不仅跃升为世界排名第一的男双,单项成绩册上镌刻着他们携手拼回的八座冠军奖杯;尤其是刚刚过去的巴黎奥运会,犹如给他们打上了强光,一下子站在聚光灯的中心。他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为羽毛球项目的“顶流”,甚至无意中说的一句话都能“喜提热搜”。活动采访邀约不断、时尚杂志屡登封面,本是休整期的两个月,“梁王”的生活却屡屡“出圈”,体验了赛场外的诸多过去不可想象的可能。
这一次,强势再登封面,依然青春帅气的他们正在准备收拾好心情,踏上新征程。在珍爱的羽毛球场重新出发,继续新周期的拼搏。经历之后再出发,他们从未像现在这样清晰和笃定,羽毛球才是他们的原点,争取好成绩是他们永远不变的初心!
巴黎落幕:世界的声音突然响彻
巴黎奥运会万众瞩目,中国代表团勇夺40金27银24铜,创造境外参赛最佳战绩。梁伟铿/王昶以头号种子身份出征巴黎,小组赛三战全胜出线,又在淘汰赛连克印尼组合阿尔菲安/阿迪安托和马来西亚组合谢定峰/苏伟译,挺进决赛。决赛面对中国台北组合,“梁王”在不断出现的不利境况下想尽了办法去解决,拼尽全力和对手僵持到最后一刻。在这场76分钟的苦战中,决胜局两分惜败。
登上拉夏贝尔门体育馆的领奖台,手上这枚沉甸甸的银牌带来的情绪是复杂的,个中滋味无以言表。他们带着首届奥运就夺银的不易,还有惜败后的懊恼和不甘,在新闻发布会上勉强挤出笑容,却又道出真心:“这枚银牌是激励我们向下走的动力。”
如果说奥运备战期和参赛期的世界是寂静和封闭的,那么从走下领奖台开始,他们的世界便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分秒之间热闹了起来,甚至有点喧嚣。亲人朋友的消息接踵而至,活动邀约纷至沓来,奥运会后休息调整的计划不断更新,微信里成百上千的信息,社交平台里更是满屏红点,越来越多的声音和信息闯入了他们的空间和内心。
读着手机里的世界,还身在巴黎的他们原以为这只是每四年一届奥运会所带来的关注和热效应。“一开始我们还觉得只是因为奥运会,有更多人关注我们,没想到能达到这么热的程度。”梁伟铿说。
奥运回国:落地即被震撼
更没想到的是,他们回国的第一时间,网络世界的巨大变化就现实化成眼前的一切,给他们以巨大的震撼。
8月7日下午,夺得两金三银的中国羽毛球队从巴黎返回抵京,刚出闸口的国羽就被眼前人山人海的接机人群所震撼。当时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到达大厅挤满迎接国家队凯旋的球迷,人多得甚至连一个箱子自由推动的地方都没有。
回忆起当时的情况,王昶现在还很震撼:“出闸时我推着行李箱往前走,但是基本上走不动,两边的人开始往中间包围。很快,我的手被挤得挣开了推在前面的行李箱,后来幸好是由保安给我推到了上车点。”之后就有了网上流传的那一幕:走出到达大厅的王昶被一路追着拍,他一路冲刺跑,努力绕开人群,到达国羽大巴停靠的地方。“可能就是从那一刻起,自己就意识到,接下来可能要面对很多不同的事情,面对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了。”
“假期”生活:体验感满满
奥运会后的一个多月里,梁伟铿/王昶参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总结大会,之后各自回省,陆续参加了各自地方的许多活动和会议。虽然是回到家乡,但他们的行程满满,真正回家和家人相聚的时间也不过两三天。在这一个月的“假期”生活里,他们体验到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和过往的封闭训练与外出比赛不同,这段时间是由梁伟铿和王昶自主支配的,是一个可以规划的假期;但这段时间对他们来说又都是满满的行程,参加活动、采访拍摄、录制综艺,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又都是忙碌的。“眼界更宽了,认知更多了,也遇到了许多不同领域的优秀的人。”这是他们共同的感受。
从小白到常客,上杂志这件事,他们的感知已经完全不同。王昶回忆道:“2023年之前只上过《羽毛球》杂志,2023年和思维上了一次时尚杂志,记忆都挺深刻的。而最近仅仅一个月,我们就上了四、五本杂志。”
热搜不断:被关注也伴随着被困扰
随着奥运热度的上升,加上“梁王”人气的暴涨,网络上关于他们的话题、讨论、粉丝数量在奥运会后的这一个月里呈现指数级的爆炸性上升。“现在的一举一动也会被放大,有时候随口说的一句话就会成为热搜,比如那句著名的‘你很会……吗?’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句口头禅,我说了好多年了,不是最近才这么说的,而且也是跟熟的人才会这么说,但现在就会被无限放大。”这样的热度让他们有了从未有过的体验,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困扰。
也正是由于这段时间身边突然的变化,他们逐渐对自己也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从前,他们可能只是运动员,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刻苦训练,为的就是在他们最为熟悉的赛场上展示自我,争得比赛胜利,为国争光。多年固定的模式下,于他们而言,赛场才是聚光灯下的舞台,生活中的世界则是相对隐秘的。
王昶说:“作为运动员,以前我们只是为了打球,为了胜利的目标而努力。但现在有一点不一样,感觉成为了自己原来眼中的公众人物,就算离开赛场,在后台、在热身场、出门在街上,我们的一言一语都会被记录,甚至放大。”
“大家在赛场上或活动时看到我们,提出合照或者签名的要求,如果不影响当下事情的话,我们基本上都会答应的,除非我们真的在忙。”王昶一直很感谢大家对羽毛球项目和他们组合的关注,但也会有些无奈。“有时候会因此有一些困扰,像我们一些私人的行程,比如回家,一些行为确实会对我们和家人造成一些影响。一些私人场合的跟拍甚至偷拍确实会让人无所适从,甚至会产生情绪。有一次我们在私人场合吃饭,有人偷偷走进了包厢,隔着窗帘,把手机伸进来偷拍,这就令人不适了。”
再战常州:奥运后首秀引热议
八月份的韩国和日本两站比赛,“梁王”没有参加。早在奥运会结束后,他们就和教练商量好,奥运会后他们参加的第一站比赛就是常州的中国公开赛。在这个忙碌的几乎没有闲暇时间的假期里,他们也逐渐开始恢复身体。尽管隔三差五就要外出,但梁伟铿每一天或隔天都会去健身房练力量,骑单车,慢跑一会。虽然运动量不是特别大,但长年累月的训练和比赛已经让他养成运动的习惯,这也是运动员保持身体机能的必要手段。
“既然选择放假,就让身体好好休息一下,不用给自己那么大的压迫。不过,出于对马上参加比赛的考虑和对身体的保护,自己还是会去做适度的恢复,尤其是保持力量,这是防伤防病很重要的一环。”梁伟铿说。
来常州前,“梁王”经常处在只练半天的状态,加上其中参加活动和交通通勤时间,所有的训练加起来满打满算不足十个整天。男双组主管教练陈祈遒提到,他和“梁王”对中国公开赛都没有很高的预期。对此,梁伟铿坦言:“我们不是天才,没练就能拿好成绩是不现实的。”陈祈遒则谈到:“这次常州除了几对厉害的没来,参赛席位是最满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他们这个月几乎没有系统训练,所以我们定的目标第一是不受伤,要健康完赛;第二是看看经过奥运会后对球的理解有没有变化和上升。”
9月17日,比赛打响,“梁王”在第一轮就遇到困难。面对法国波波夫兄弟的第一局里,“梁王”在18比20时连得4分反超,并在第二局以21比16取胜。第二轮面对印尼重组的强档菲克里/马丁,更强劲的对手给了他们加倍的压迫,他们最终在决胜局以17比21不敌对手,无缘八强。
他们作为世界排名第一、卫冕冠军、奥运会银牌得主,此番又是奥运会后的首秀,在主场作战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期待。然而,止步次轮的消息,在他们输球当天又引起热议。
对此,他们是如何看待的?梁伟铿说:“到最后我们也拼了,但是我们确实没有平时那样训练基础和手感,休息了一段时间是有影响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达到了不受伤的目标,而且我们在没有系统训练的前提下还是能跟最近状态不错的他们打得比较激烈,证明我们并没有脱节。”
王昶则提到:“经历这个月的休息,我们总要有取舍,我们的身体没达到最佳,如果要拼进去,就要承担它所带来的伤病风险。我相信,健康完赛也是大家的期待,也是对自己、对队伍、对球迷的负责吧。”
回顾决赛:不可复刻的紧绷
尽管在常州未能取得佳绩,但陈祈遒还是看到两位弟子的进步:“我看到了他们的球路更清晰了,尽管有些球是失误了,也确实是不能跟系统训练时比,但他们知道这球该怎么打,线路和配合都在路子上,剩下的只是完整度的问题。尤其是在这两站看完几对年轻组合的发挥后,两对主力因比赛经验而带来的清晰会更加显著。”
说到思路上的进步,就不得不提8月4日的那场奥运男双决赛。一路杀入决赛,面对卫冕冠军的“梁王”承认自己是紧张且放空的。即使他们和教练已经准备得足够充分,看了足够多的录像,开了足够多的会,进行了足够多的业务学习,这两年也一起坐过过山车,起起浮浮的,但当他们踏上奥运决赛的赛场,依然无法挣脱那份紧张感。
“决赛时有种脑袋空空的感觉,就是既激动,又紧张,就像当年第一次打世青赛决赛一样,不太好想问题,感觉比赛刷一下就结束了。那种压力,那种氛围,可能这辈子都不能遇到一样的。”那种情绪和压迫感,王昶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当然,银牌也是千辛万苦拼回来的。对于当时的心情,陈祈遒这么回忆:“我当然希望他们夺冠,但这个结果也是我们要接受的。要肯定我们备战的成果,以及一路打到决赛的好发挥,训练和比赛是呈正相关的。也很肯定他们给观众带来的松弛感和喜感,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精神风貌,这确实推动了大家关注羽毛球项目,为他们努力夺得银牌而骄傲。”
新的周期:初心不变
放松之后,尤其是在常州比赛完,梁伟铿、王昶的生活将会逐步重新回到原来的节奏。“过去的这个月是特殊的,对今后的训练比赛生活不具可比性。”这是师徒三人一直以来的共识。只是不管是陈祈遒还是“梁王”都承认,当下的网络环境、舆论环境、生活环境都早已不是巴黎前的那般,变化真实且迅速,就连教练们都需要好好去理解、体会、适应。
奥运会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给羽毛球这个项目带来了热度,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特征,从正面理解,也是对体育精神的传播。这一个多月的经历让梁伟铿、王昶体验了更多不同的生活,感受了更多的丰富多彩,这都是羽毛球所赋予的。但这些没有让“梁王”留恋,反而让他们更清醒、更坚定了打好羽毛球的初心。
王昶说:“能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我们也是很高兴的。关注对项目是好事,我们也希望给大家更多正面的引导,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更多人关注羽毛球。其实也不需要刻意改变太多,我觉得最好的推广就是做好自己,打好球。”
梁伟铿说:“走过这个只有两年的周期,一切重新再来。重新开始,可能我们会顶着年轻的世界第一、奥运会银牌、甚至是大流量等头衔或标签,这也可能会让我们途中的心态产生变化,但我们希望做到的是在场上冲击每个对手的心态保持不变。”
陈祈遒不止一次和“梁王”谈心:“当下的一切可以成为你们的另一种动力,奥运银牌已成过往,如果你们再想往上一个台阶,那将会是如何的不一样呢?而要达到这个目标,这四年你们要怎么做,怎么切割成一个个阶段性目标?”
即便一切已经改变,也无法改变他们那颗勇攀高峰、追求冠军的初心。记得王昶在离开巴黎时说:“我要去追洛杉矶了。”那么,带着你们的初心继续去努力,去搏杀,让通往未来的路永远“敞亮”!
摄影/魏征
2024年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