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你们球风彪悍,用双压猛攻再次掀起女双赛场的暴力美学。
——“别的不会,就会杀。”
有人说,你们不懂双打,只是各打各的,像极了两位女单临时组合。
——“还真就是!”
有人说,你们长得很像,站在场上,让刚认识你们的球迷难以分辨。
——“说明还不是我们的真球迷啊。”
要我说,她们只是外表和打法有那么几分相似,而成长经历和性格却相差甚远。在她们组合之初,我们都怀疑过像她们这样的双后场打法能否打出成绩。她们有过一些不愉快的输球,不过就像她们那令人艳羡的年龄一般,年轻就意味着无限可能。她们仅用一年时间就解锁了各项高级别赛事冠军,以“飞一般”的速度冲入世界排名前三。
一年前,或许谭宁、刘圣书这两个名字在世界羽坛还算新鲜,但一年之后的今天,她们已经成为任何一对一流组合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选手。
很像,又很不一样
如果你是一位刚打开直播看比赛的观众,确实很难一下子把她们完全区分开来。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她们一改之前在场上一人穿短袖、一人穿无袖的风格,决定将混淆对手视听的道路走到底,一起穿着无袖球衣上阵,在场上就更像了。
谭宁和刘圣书都是00后女球员里能力突出的代表,她们一南一北,都是各自地方队的宝。自小时候参加比赛,她们就一直兼项女单和女双,又都战绩彪炳。不过,作为彼此早有耳闻且近乎同龄的对手,她们一直都没有正式交过手,直到在疫情期间的全国锦标赛女双赛场上才有了交锋的机会。可能初战时刻就是缘分埋下的瞬间,她们在女双赛场交手,后来又双双被选入国家一队女双组,最终成为搭档。
“皮皮”刘圣书:性格皮但很独立
乍看起来,她们真的太像了,但这样的论调似乎从来没有在熟悉她们的人群中流行过。因为,她们实在很不一样。
刘圣书从小就被家人官方认证小名叫皮皮,就像字面意思一样,她是位外向开朗、活泼爱笑的典型东北女孩。每次给她抛去一个问题,她能还原一篇小作文,还顺带捎两个段子。
小学六年级刚进辽宁队时,刘圣书在三线队伍训练,过着边上学边训练的日子。每天,她起早贪黑,早早起床赶去学校,路上自己买两个包子当早饭;晚上还要晚训到9点,然后回家自己洗漱睡觉。由于妈妈要照顾奶奶和太奶奶,刘圣书从小就养成了帮妈妈分担家务压力的习惯,能自己干的事情都不会让妈妈操心,有很强的自理能力。
时至今日,刘圣书的自理能力依然对她在集训和比赛期间的时间管理和生活管理大有裨益。生活自理怎少得会做饭呢?现在每次出去比赛,特别是在吃饭条件艰苦的赛区,和皮皮住一屋成为一种巨大红利。1月在印度比赛期间,刘圣书凭借自带的锅和一系列辣椒酱、麻婆豆腐酱等把同屋魏雅欣的生活质量提升了不少,做得一手好饭的她也瞬间成为大家的理想室友。等隔周到印尼大师赛时,魏雅欣不和刘圣书住一屋了,比赛期间还生病了,少不了对着刘圣书卖惨:“皮皮,你看我不和你住都生病了!”
“小飞猪”谭宁:内向却也是群宠
谭宁是湖南人,小时候先后去过湖南队和八一队都没能入选,最后被福建队的郑宝君教练选中。由于当时注册得晚,队里同龄的队友也少,谭宁几乎没怎么参加过全国少年比赛。2019年,16岁的谭宁首次参加全国青年锦标赛,夺得乙组女单冠军和女双季军。这一年,她还参加了亚青赛和世青赛,当时还主攻女单的她在苏州亚青赛拿到女单铜牌,在世青赛止步十六强。
刘圣书在辽宁队从小既练单打也练双打,而且15岁就转入女双。但谭宁不一样,虽然自参加青年比赛以来都兼项单打和双打,但在进国家队前她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双打训练,只是因为能力强,一直在用单打的技术和个人能力打女双。所以,在转往高级别女双赛场的今天,这对组合的主要提升点在谭宁。
另一点和刘圣书明显不同的是,谭宁很内向,只有在很熟悉和安心的氛围中才容易展露笑容,相信这一点在她接受不同的采访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被问及如何快速辨认她和刘圣书时,谭宁的回答也很切题:“不爱笑的那个肯定是我。”
不过,在女生群里,谭宁也是群宠,这两年跟着一队的各位姐姐不仅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方式,还结交了不少国外球员好友,其中就有在中国人气相当高的日本女双球员志田千阳。
迈进女双,入门挺难
刘圣书和谭宁都曾是女单出身,如今一起携手冲击各路世界好手,但其实两人的双打底子完全不一样。
增强力量,努力减重
虽然年龄小一点,但刘圣书从单打转双打的时间更早。在2019年的二青会上,刘圣书一人独得女单、女双、女团三枚金牌,风光无限。那次比赛之后,她在国家青年队也正式转到女双组。因为从小在辽宁队都是单双皆修,所以刘圣书的双打技术并不薄弱,加上她能力突出,所以转到双打不久就逐步融入进来。
尽管青年赛时期可谓所向披靡,但对刘圣书来说那段时间也不完全是美好的,因为她当时受过一次挺严重的伤。青年队时,刘圣书的坐骨神经出现问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法训练。生性乐观和理性的她并未灰心,每天积极配合队医进行治疗,同时利用这段时间积极加强力量训练。等从伤病中恢复过来后,她不仅成功减重15斤,还将肌肉量提升不少。
“小时候就是不注意,和男队员练球经常一顿猛杀。当时力量也不太好,所以就容易受伤。不过自从那次把力量训练加强起来后,就一直很少受伤了。所以说,力量很重要!”刘圣书说。
调赛两冠,双打没谱
2021 年全运会,谭宁作为新人在这个全国顶级舞台上大放异彩,获得女单第四名。之后年底的国家集训队与国家队调赛,谭宁参加了女单和女双两个项目,先在国家集训队的调赛中双项拿到第一名,又双线通过了国家队的调赛。
当时,谭宁和刘圣书甚至没有合练过就开始参加调赛。双打只是一种参赛形式,实际上仍然是两名单打球员临时搭档,没有磨合,没有默契,但突出的能力依然让她们锁定胜利和晋级名额。
其实,这并不是刘圣书和谭宁第一次搭档。早在2019年国青队集训时,她们两人都还在女单组,在教练安排下,她们和李怡婧/罗徐敏打过一场对抗。当时,刘圣书和谭宁互不相识,甚至还没怎么看过对方打球,对她们来说,偶尔来一场双打是种调节,是好玩儿的事情。她们不知道的是,日后的女双不再是有趣,而是她们的入门难关,尤其是对于调赛双线获得第一、最终被选入女双组的谭宁来说。
第一次接受双打系统训练就是在国家一队的女双组,身处其中的谭宁心里没有一点谱。2022年初进入女双组,直到同年11月她才终于有机会打国际比赛,在国家队训练将近一年的时间之于谭宁就像高考前一年才开始学习新知识,一切都是新的。尤其刚开始接触和单打完全不同的双打训练时,谭宁每天都处在出工又出力、苦练一天却不知道究竟练了什么的懵懂恍惚状态。期间,刘圣书因为有世青赛的任务还离开了几个月,短暂失去同伴的谭宁就更加焦虑了。等“皮皮”带着世青赛双冠回归后,她们也到了正式出国比赛检验的时刻。
起步不自信,日本成转折
2022年底,谭宁/刘圣书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国际比赛上,她们在参加的第一站马来西亚国际系列赛上拿到了冠军。在那前后,她们也各自分别和林芳灵、夏玉婷、张殊贤搭档过。到2023年3月的瑞昌大师赛,她们这对组合才算真正固定下来。在瑞昌,她们输给了已经回到广东队训练、最后夺冠的陈笑菲/冯雪颖;第三站比赛来到西班牙马德里,决赛中她们击败杜玥/陈芳卉,解锁了搭档后的第一站世界巡回赛冠军。
这对新组合初始出现在300赛甚至500赛上,不可避免地遇到强手和遭遇输球。作为新兵,刘圣书/谭宁并不完全在乎成绩好坏,她们更着眼于自己是否真的在往双打靠拢。在刚刚起步的那段日子里,每次比赛都要面对既陌生又有实力的对手的施压,还有她们不自信的心理暗示,就算赢球她们也没法认同自己是通过双打技战术得分。每次看录像,她们都是一副“没眼看”的表情,满场都在挑自己的刺:这不该失误,那不能连续丢分,这是在打单打,没有双打意识……
起初,她们一致觉得这是起步阶段一定会遇到的困难,加上她们对于自己对双打理解很有限的自知之明,每次输球或出现问题后,她们往往不能做到立即且充分地沟通。有时候会想,时间很长;有时候会想,凭我现在对双打的理解,说了也不理解;有时候会想,等大家输球的情绪都过去了再说吧……
或许在低级别比赛中这些办法还行得通,比如去年7月,她们在美国公开赛上又一次斩获300赛冠军。可一旦到了高手全部参加的高级别赛事,任何小问题都会在赛场上被对方抓住不放,甚至撕扯成血淋淋的伤口。对刘圣书/谭宁来说,让她们狠下心来改变的就是美国之后的日本公开赛。
这是她们首次参加超级750赛,首轮对手是马来西亚的陈康乐/蒂娜。决胜局19比16领先后,刘圣书/谭宁被对手连得5分,吞下败果。“那场球我能记一辈子,并不是说打得多差,而且赛前准备也还行,但就是过程出现了很多状况,心态也出现很多波动。”谭宁说。
输球下来,她们第一次有了下场就有一堆话要跟搭档说的感觉。
真心换相信,真正融一体
大半年后再回过头来看日本公开赛的那场失利,谭宁说:“那场球不该输,输得很憋屈,但现在看回来,输得很值,物超所值。”因为这场球,她们开始改变。
敞开心扉,主动沟通
她们也说不清为什么这样一场750赛的首轮失利会成为转折点,只是自那之后,彼此都更愿意张嘴说话了。此前,除了在场上各打各的,她们在场下也缺乏沟通,总是说不清、道不透,迷迷糊糊又放过自己一次。从那以后,她们决意每场球下来都要马上聊点什么,就算赢得轻松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也要强迫自己硬说点什么,目的除了复盘比赛,更重要的是让搭档更了解自己在想什么。
除了场下的交流,场上的她们话也逐渐多了起来。谭宁在场上爱跟自己较劲,每当失误就忍不住对自己大声地“啧”一声。刘圣书就说:“你别‘啧’了,你再‘啧’,我都想‘啧’了。你失误一个怎么了嘛,我们再来啊。”现在,谭宁失误时变成了说“哎”,虽然还是会有这个声音,但在刘圣书看来,搭档已经稍微正能量了一点。
“原来可能觉得彼此是同事,上班合体求进步,下班就各自安好明天见。但就是在那次之后,莫名其妙地,我们会多问对方两句,比如‘待会去哪儿呀?要去吃什么好吃的呀?’尽管不是每天都一起吃饭,但就是会问。”相对内向的谭宁坦诚自己的变化。“现在真的好多了,说不上是无话不谈,但起码比以前好十倍。”
谭宁比较挑食,而且不爱吃米饭,喜欢啃面包,去年亚团赛的时候就被大师姐黄东萍批评过。在那之后,米饭依旧不是谭宁的每餐必备,不充足的糖分补充屡屡让她在一场激战之后非常疲劳,恢复速度慢,甚至遭遇低血糖、头晕。
每次见到这种状况,刘圣书是又生气又心疼,少不了阴阳怪气地说搭档两句:“让你不吃饭,让你吃面包,好了吧,打不动了。”终于,去年丹麦公开赛期间,皮皮忍无可忍了,决定即日起执行一项新规定。她对谭宁说:“你以后每天吃饭都跟我一起吃,我监督你每顿都要吃米饭!”
自此以后,每到饭点,谭宁都会在搭档的监督下老老实实吃上一碗米饭。就算两人不在一起吃,刘圣书也会特意走过来检查,或者要求微信打卡。每每说到此,刘圣书总会抓着我们吐槽:“你别看她壮壮的,她可爱生病了!经常衣服穿不够,免疫力又不强,不盯着真的不行。你说,她一年能打成这样,她是真的牛,真的有天赋,但就是还不够严谨。”
又一次应验了那句话:每对女双的终点都是“母女”。
多点相信,多想“我们”
从小练女单,单打以我为主的思维是深入骨髓的。尤其是练单打更长时间的谭宁,在启发她的双打意识时,并不是要引导她如何处理一个来球,而是要怎么减少她对那个球的欲望。当单打思维受到双打思维环境的“侵蚀”后,有时随之而来的是倔强和道理的对决。刘圣书说:“谭宁有时候会钻牛角尖,她不是跟你对抗,而是她觉得她应该那么做,只是没做到,就开始跟自己犟。”
谭宁自评是个比较懒的人:“训练时我会跟自己较死劲,比如我今天就是要搓10个滚网才下课,否则我就不走了。但是一下课,比如周日休息,你要把我拽起来动一动就很难了,休息的时候我只想一直躺着。”转换到场上,每次随意丢分时,她就会不自觉地黑脸,生自己的气,从而被解读成对搭档黑脸。
其实,在谭宁的内心深处,尽管搭档比自己小,尽管现在她们已经取得了那么多的成绩,尽管她们已经在飞速进步,但她的潜意识依然是搭档在带自己飞,自己在拖累搭档。谭宁不会对搭档发脾气,但她经常且很善于对自己发脾气,有时还会在无谓失误后真的给自己一记耳光。“皮皮她天赋太好了,这一年来,在场下她跟我讲该怎么打,动作该怎么改,上了场围着我的失误转。我总给她挖坑,在这儿挖一个,她就冲过去埋;我再挖一个,她飞身过去补。在场上失误时,我很怕会连累搭档,怕会影响搭档情绪。”
但其实她没有再想深一层,当搭档看见你在自责、在担心影响搭档时,这已经是一种影响,甚至还让彼此的负担更大了一些。对此,刘圣书已经摸透了谭宁的心理,她能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乐观和热情,不停地去鼓励搭档。“她很不自信,所以我要不断刺激她、鼓励她。要让她改变,就必须先让她尝到甜头,不然她会觉得你空口无凭。现在她真的改变了很多,网前有点开窍了,训练也严谨了很多,成绩好了之后她也会更加投入,我们在一步步变成真正的女双。”
谭宁说:“最近有一点关于双打的启发。以前恨不得所有球都冲过去接,现在不是,要想到搭档。有些球我可以打死,但会比较别扭的,我要主动放弃,留给同伴去连贯,这才是合理的双打意识,这才是作为组合的整体意识。从两个人变成一个脑子,两个人要怎么变成我们?虽然我还没想明白,但起码开始想了。”
双打技战术并非一朝一夕可改,情绪和性格更是如此。现在的谭宁还会跟自己发脾气,但程度好像没那么狠了。但下了场,依然经常能看到有意思的场景:刚下场的谭宁鼓着腮、嘟着嘴,一副生自己闷气的样子,仿佛头顶写着“我不听”三个大字,而“皮皮”在旁边为了开解和劝导,忙得不可开交。
谁也不能道明这一系列的改变和她们成绩突飞猛进之间究竟是怎样具体的公式定律,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正相关。日本赛一败成了有价值的转折点,之后刘圣书/谭宁在短短几个月内连夺北极公开赛冠军、法国公开赛冠军、熊本大师赛亚军、杭州总决赛四强以及新一年的马来西亚公开赛冠军、印尼大师赛冠军,世界排名和奥运积分排名在2月底冲入世界前三。
仔细想想,一年前的刘圣书/谭宁都还在为300赛的参赛资格犯愁,谁又能想到她们以如此惊人的火箭般速度蹿升,现如今已经成为奥运资格甚至是高级别赛事冠军的有力竞争者呢?对她们来说,一切都还是那么新鲜,还有那么多的未知等待着她们去探索。
更重要的是,她们一直在努力突破两个人的自我,努力合二为一,成为“我们”,成为一对真正的组合。
本文节选自2024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