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信息中...
羽毛球迷的家,超人气羽毛球社区 首页添加收藏设为首页中羽APP
当前位置:主页 > 羽坛动态 > 人物 > 赵芸蕾:生活也要大满贯

赵芸蕾:生活也要大满贯

时间:2022-08-04 11:57 来源:《羽毛球》杂志 作者:小麦

    如果说运动员时期,是羽毛球为赵芸蕾加分,那么退役之后,则是赵芸蕾在为羽毛球添彩。对她来说,转换跑道进入到人生下半场,还有很多精彩待完成。

    赵芸蕾

    走出大满贯的光环,如今的赵芸蕾享受着更多重的身份——教练、博士、女儿、妻子、母亲。对于这些身份的标签,赵芸蕾坦言每一种角色都需要用心去灌溉。在所有的身份中,她最感谢的是运动员。因为它让赵芸蕾练就了足够的坚强意志,让她意识到在这项运动中能够发光发热做到最好,那在任何领域都能通过努力,去触及自己的最大能量。

    感激陪伴

    年初春节过后,赵芸蕾收到了世界羽联的邮件,对于荣登“名人堂”的喜讯,她一时间来不及反应。在她的脑海中,“名人堂”是属于前辈们的荣誉殿堂,哪怕自己挥别赛场五年之久,她感觉距离成为“名人堂”的一员依然是件遥远的事。而像这样突然降临的惊喜,还有女儿“伊姐”的到来。那是在她去年读博的最后阶段,新生命的不期而遇让她有了全新的身份。

    赵芸蕾

    2022年是赵芸蕾退役的第五年,时间看似很长,但她却觉得一切过得飞快,转眼女儿就要1岁了。自从伊姐降生,赵芸蕾的人生课题便升级了难度,她坦言:“做妈妈可比拿奥运冠军难多了。”荣升母亲的赵芸蕾笑称自己看遍了凌晨的月亮,哄睡女儿后,若是自己不能马上入睡,就会睁眼到天亮,这竟一度成为新手妈妈的梦魇。在她看来,球场上可以用预判和加以限制去得分,但是带孩子遇到的种种状况,则需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从容心态。

    和从前比起来,“母亲”的角色让赵芸蕾更加拥有耐心。她笑称:“在带孩子和去训练两者间选择,我会选择训练。”当了妈妈,才明白父母对自己的惦念与苦心,那些唠叨话里藏着怎样的情感分量。“孩子是不受控的,你不能要求她按照我们的想法和期盼来。”关于成为一名母亲,赵芸蕾每一天都在学习,很多事情都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

    当女儿3个月的时候,赵芸蕾与丈夫洪炜将伊姐抱进了羽毛球场。看着女儿坐在洪炜的脚边,一副被巨人保护的架势。面对这种拥有无限美好又要劳心劳力的陪伴时光,赵芸蕾欣然地接受着。作为注重仪式感的夫妻俩,每个月都会记录下女儿的成长。她说,做父母,会有“有效期限”一说的。“小朋友会成长得很快,等他们长大了,那时候你再想陪都没有机会了。”

    赵芸蕾

    6月21日,赵芸蕾在线上参加了“名人堂”的颁授仪式。世界羽联称赞她是“她那个时代最全能的双打运动员”。一届奥运会斩获双金、连续两届世锦赛均同时加冕女双和混双,赵芸蕾的成就整个羽坛迄今无人能及。此外,她还在一个奥运周期内解锁了亚运会、亚锦赛、全英公开赛、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等重大赛事冠军,并随国羽先后捧起苏迪曼杯和尤伯杯两项团体大赛冠军奖杯,实现“大满贯”成就。现任世界羽联主席拉尔森表示,名人堂旨在表彰“精英中的精英”,赵芸蕾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女双和混双两项同时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入选当之无愧。

    随后,在杂志微博的文章中赵芸蕾留言道:“感谢陪伴。”回望过往,那些点点滴滴,会在未来的生命里,以某种方式串联起来。在赵芸蕾的心中,中国羽毛球队永远是她出发的原点。

    坚持是良药 热爱在燃烧

    喜欢赵芸蕾的人都知道,从小熊到熊姐,这个称呼转变的背后,是她的成熟史和成长史。

    18岁进入国家二队,在中国队女双如日中天的黄金岁月里,赵芸蕾想要崭露头角,无疑需要一番寒彻骨的锤炼。那个年代要想在人才济济的国家队调赛中打第一名,非常难,但那是通向一队的基本门槛。“你想承受多大的荣誉,就要承受同样的压力,这是相辅相成的。那时候我就把目标放在每天的训练上,因为没有什么比赛,训练反倒很踏实系统。当时我不会乱想,就是跟在姐姐们身后,她们努力拿冠军,我们新人就上场放手拼。”

    赵芸蕾

    多年的运动员生涯造就了赵芸蕾,坚持成了她最好的良药。“很多事情都需要努力和坚持才能达成,有时也会达不成。但每当想要停下,我会想,如果在这里停下,以后会不会认为是自己没有拼尽全力。”赵芸蕾很清楚谁都会有难熬的时候,顶过去就会有光照耀前行。

    在与球场相伴的日子里,赵芸蕾赢过、输过、笑过、哭过。也许说出来人们很难相信,她在拿完奥运会双金后,却迷茫了整整一年。

    2012年的伦敦,收获高光时刻的赵芸蕾已是26岁,这个年纪对于女子运动员来说是可进可退的一个转折点,赵芸蕾也为此在选择的边缘左右摇摆。她会有不坚定的时候,同时她又感觉自己被奥运双冠的光环桎梏了手脚。经过一年的起伏,2013年底她忽然透彻了,自己不仅要活成冠军的样子,也要成长为冠军的心态。坚定了拼到里约的赵芸蕾说:“那时候我再次告诉自己,早晚有一天你会退役,所以,在场上要尽可能地不留遗憾。冠军不是我的最终目标,我希望的是,活出自己。”

    “当运动员的辛苦日子,我还是很有满足感的。每天练完之后的那一刻,会感觉到一种强烈的畅快。练得好,也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当然,也会有感到茫然的时候。按照年龄来说,不能继续按以前那种拼速度、拼力量的打法,要想延续下去就需要改变。所以,选择尝试走另外一条路,也会让成绩有所波动。但是,从那段曲折中走出后,赵芸蕾更坚定了自己的方向,也让她受益至今。

    赵芸蕾

    都说做专业运动员辛苦,但赵芸蕾说不辛苦就不对了。虽然运动生涯后期,伤病给她带去了很多困扰,每天起床后,她都要先和自己的腰椎与膝盖进行一番和解。因为常年高强度的对抗,赵芸蕾的腰伤是一度滑脱,膝盖的半月板磨损,软骨面早就磨光了,十字韧带也有撕裂。可是,想起运动员的时光,她总觉着自己还没有享受够。

    后来,赵芸蕾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小队员昵称为“小熊姐”,她也自然而然有了大姐姐的自觉。每当有小队员来和她倾诉心中的疑问时,她总会耐心地去了解她们困惑的难点。“我打球的时候,如今双打组的姑娘们还都是小朋友,像现在退役了的汤金华,还有雅琼、东萍、贾一凡、陈清晨她们,大家在一起是很有感情的。以前是我的大姐姐们顶着压力;后来变换了位置,开始成了我给她们讲比赛的体会与经验,让她们能多一种选择的可能性。”对于年轻队员,赵芸蕾经常会嘱咐他们要做好充分的困难准备,“把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都预计到,想好应对方案,才能在赛场上面对困难时更加坦然。”

    赵芸蕾

    首位奥运冠军博士

    里约奥运会后,赵芸蕾退役,同年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读研,2018年通过硕士论文答辩,研究题目是《论世界羽坛女双的进攻方式》。随后,她在校园深造的路上马不停蹄,前往成都体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赵芸蕾知道,赛场上的冠军不可能靠着老资格一直被记住,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可以有所突破。“我不可能以运动员的身份过一辈子,在某一个领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并不表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会很厉害。所以,学习是一辈子的功课。”

    其实,作为优秀的羽毛球选手,赵芸蕾在打球时就积累了很多的想法和经验,退役后也在国羽当过教练,“很多理念都是教练对队员口口相传,没有形成文字的理论,所以退役后就想去进修,充实自己,让自己具备将实践经验转化成科研文献的能力。”

    在攻读博士期间,赵芸蕾再次坚定了将实战积累通过文字落实成为“很多人能看懂的东西”的想法。在导师的指导下,她花两年时间撰写了论文《高水平羽毛球女双攻封配合能力评估模型及其实证研究》,于去年5月底通过答辩,成为中国羽毛球界首位奥运冠军博士。赵芸蕾说:“体育不光是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还需要很多科学理论去支撑。这次的实践是希望更多人能读到,读明白,这个过程对我来说,也是在不断挑战自己。”

    赵芸蕾

    论文收尾的冲刺期,恰是赵芸蕾的怀孕期,即便会有身体不适,她也不愿耽误进度。黑白颠倒是在所难免,当时的难熬让她甚至几次想放弃,那种滋味只有自己能体会。她说:“多亏了家人还有导师、同学的鼓励和帮助,最后真的是咬牙坚持下来。白纸落黑字,将东西讲透,这跟打球是很不一样的经历。”

    人生下一站的课题

    曾经,赵芸蕾于湖北羽协任职,如今则在厦门市共青团工作。与洪炜喜结连理后,赵芸蕾也成为了厦门的儿媳妇。有时,三口之家会趁着公休假回湖北父母家住上几天。“因为我很小就在外集训比赛,一直没有陪伴在父母身边。所以,我把所有奖牌和证书都放在家里的荣誉室里,希望它们能一直跟在爸妈的身边。现在回家,也会带伊姐看看那些奖牌,尽管她还不懂那些是什么。”对赵芸蕾来说,能和家人在一起便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她也希望女儿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具备她和洪炜做运动员时期的不怕吃苦的品格。

    在收到世界羽联名人堂证书后,赵芸蕾曾表示这不仅是对她羽毛球生涯极大的认可,也意味着赋予了她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更大动力。“入选名人堂真的是一种荣幸,所以我会义不容辞地去出更多力,做更多事。”

    在多次面向青年和少儿的主题活动中,赵芸蕾感受到言传身教在青少年中推广羽毛球运动中起到的更深远意义。因此,她计划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范围扩得更广,“今年六一的时候,我和厦门一所小学的同学们表演了一场舞台剧,那是关于一个平凡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目标的故事。表演之后,老师反馈孩子们在目标的树立与自信心上有了更好的提升。因此,我觉得不是说成为奥运会冠军就实现了自我价值,而是不论你热爱哪个领域,都能以一颗全力以赴的心去努力。”

    人生是没有退缩和折返的。赵芸蕾直言有疲惫的时候,也有犹豫不决的时候,不过因为来自运动员时期养成的习惯,她希望在前期做足准备。在她看来,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唯一能解决的方式就是先去面对它,然后再想办法战胜它。只有当你不但能看到自我之小,也能看到自我之大的时候,才算是完成人格的填补,赵芸蕾正是在来来往往的挥拍当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赛当中完成了蜕变,并沿用至今。

    作为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赵芸蕾说哪怕一天行程安排得再满,都能不带情绪地逐一去完成。和很多退役运动员一样,她依然对羽毛球有着燃烧不尽的热爱。不管是专业还是纯热爱,她都希望将自己的所学所思传递给追逐羽毛球梦想的人。她深知,只有金字塔的地基越扎越牢,塔尖才会源源不断地冒尖。

    如今36岁的赵芸蕾站在人生下一站的舞台,“未来的路还很长,我想从讲台和球场两个领域去推广羽毛球,希望能够彼此促进,共同发展。”任何一条路都不会很容易通行,但赵芸蕾懂得,心有多远,路就会有多远。

    当你认真地面对人生时,处处都会藏着惊喜,她期待着生活中也能活出大满贯的姿态!

    赵芸蕾

      342
      10

      您还未登录,无法评论!
      ★热门排序球友评论 113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