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公开赛决赛观后感:男双和混双值得说的点比较多,这也是决赛中打得最激烈最精彩的两场球。
男双印尼和马来西亚组合从排名上来看都是各国的3、4双,进入2022年以来上升势头很快,全英的时候我说过很羡慕印尼的男双后备力量,但现在看看,马来西亚男双的整体性也不错。
这场决赛打得很东南亚,双方在后场击球的场景极少,基本都是中前场尤其是网前发接发短兵相接,力求最短时间最少拍数解决战斗,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东南亚男双的特点,在这场决赛中展现的淋漓尽致。相比较而言,在双方都打习惯节奏的前提下,印尼组合显的更成熟,在网前的预判和拿球更主动更从容,而马来西亚组合有时候有点楞往上冲的感觉,显得有些冒险。所以两局比赛双方前半段都打得很胶着,但是最后关键分印尼组合会更稳,而马来西亚在勉强的节奏中有更多的失误,最终输掉比赛。不看结果,这场男双打得非常精彩,双方发挥都很好。
印尼马来男双后备力量在决赛中的表现,我觉得能说明一些问题:
在比赛中,能看到双方都还有不足的地方,印尼组合防守接杀的能力不足,马来西亚组合后场进攻连续性稳定性不够。
看到这两句话我相信会有朋友一愣,因为我说的这两点好像大家都没什么印象。是的,比赛中出现这种攻防的情况很少,原因就是两对组合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不足在哪,他们能做到扬长避短,能让全场比赛大部分时间都不会出现自己不擅长的局面,这就是一种能力。我们一直说东南亚男双的特点是网前技术细、变化多、中前场速度快,不足在于稳定性不够,后场的硬实力有欠缺。
那么多年过去了,他们的特点还是如此,短板也没有明显的补强,但是人家还是很厉害,就是能赢。这好像不符合我们常规认识的“木桶短板效应”,但是在竞技体育中,我们的“木桶短板效应”会有不一样,就是当你的长板足够长的时候,短板的副作用可以被隐藏。我记得在网上看过一副类似的画,就是一个桶长板很长短板很短,那就把桶斜着放,充分发挥长板的优势,这样其实能装的水也不少。这种情况转到运动场上,就是能充分发挥优势技战术,把比赛节奏控制在自己的优势节奏当中,这样虽然理论上你有短板,但是对方没有办法去抓你的短板,实战中就可以看作你没有弱点。
所以对于中国队的双打组合们来说,我觉得现在应该明确一下自己的长板是什么,而不是仅仅是学习别人的长板。
我记得我刚到国家队的时候是在男单组,当时陶菲克已经很有名气了,他打球很帅,所以当时我们会去模仿他学习他,刚开始还没有感觉,但是后来发现越学自己打得越差,他的特点没学到,自己的特点也没有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不否认别人的优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合自己,如果不适合,那对你来说他就不是优点。比如说我很羡慕傅海峰的杀球,这是他的优点,但如果我学习他的动作他的训练方式,那我绝对练不出来,因为体质、特点不同。
所以,瑞士赛男双决赛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原来我也表达过,打法没有先进落后之分,只有适不适合的区别。韩国男双这些年几乎没有顶尖组合,竞争力逐步下降,就是从他们把防守好的传统优势丢掉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