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信息中...
羽毛球迷的家,超人气羽毛球社区 首页添加收藏设为首页中羽APP
当前位置:主页 > 羽坛动态 > 人物 > 羽球世界冠军放弃澳洲绿卡 回国执教任政协委员

羽球世界冠军放弃澳洲绿卡 回国执教任政协委员

时间:2014-04-13 11:50 来源:搜狐体育 作者:秩名

      “能有她这样一个名人,是好事”

      3月1日,作为湖北省41名全国政协委员中惟一的体育界别委员,韩爱萍随团到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这次,她准备了三个提案:一、加强对全民健身站点的管理;二、规范和改进对大型体育场馆的管理和使用;三、马彩的可行性建议。

      韩爱萍的提案更多侧重全民健身,这与她目前湖北省群体处副处长的职务和工作不无关系。

      此前,她拜访了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调研了武汉市所属县乡的健身爱好者。她了解到,截至2010年,全国有25万个健身站点。这些站点对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但近几年来,健身站点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名称不规范,法律地位不明确,注册登记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生存发展随意性强等等。问题千头万绪,涉及多个部门,亟待解决。“体育是民生的组成,老百姓盼望有一个好的健身场所,得到科学的健身指导。政协委员就是要听取百姓的心声,下情上达”,韩爱萍说。韩爱萍开始从事群体工作在2010年。那年,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听取湖北省体育局工作汇报。介绍到韩爱萍,冯建中高兴地说:“群体工作者中能有她这样一个名人,是好事!”

      韩爱萍,1972年在武汉业余体校开始练羽毛球,当时10岁。1977年首次参加全国比赛,获女单亚军。1978年进入国家队。1979年获世界羽联举办的世界锦标赛女单冠军。她7次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5年被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定名为“韩爱萍年”,1989年她被评为新中国40年来杰出运动员。


      人生的落脚点在哪儿

      与当运动员时相比,年过半百的韩爱萍体形发福,身手不再矫健。但她精神依旧,喜欢色彩明快的服饰,说话偶带武汉口音,底气足、语速快,做事干练果断,一如她的球风——扣杀快速凶狠,上网步法灵活,进攻性强。韩爱萍对自己处事风格的评价是:执著!其实,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造就了今天的韩爱萍。

      1988年,中国羽毛球队再捧尤伯杯,韩爱萍是主力队员。同年,她夺得第八届世界杯羽毛球赛女单冠军。时年,她26岁。能拿的成绩她都拿到过;八十年代运动队里,她已属大龄,退役被提上日程。

      当时,她有两个选择。湖北省体育局培养后备干部,韩爱萍是人选。回省里,有工作,有位置。可以预见的安逸舒适,没能撩动她,韩爱萍心在球场。另一个是留在国家队,运员兼教练员,这让她心动。国家队需要业界翘楚传帮带。为了让她安心,1989年,国家队特批韩爱萍可以在队内结婚,并将爱人郭鸣借调到北京工作。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风云逆转。一纸退役通知书,毫无征兆地摆在韩爱萍眼前。那一刻,她手足无措。得到消息,湖北省体育局致函国家队,希望慎重考虑,但于事无补。

      时至今日,回忆起在国家队12年的生活,韩爱萍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

      1980年,18岁的韩爱萍拿到了她的第二个世界冠军,“我运动生涯的巅峰即将到来”。但就在那一年,她患上了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对消耗能量巨大的运动员来说,直接的危害是心动过速。队医告诉韩爱萍,她不可能再回赛场,体育界没有这个先例。韩爱萍不服,她一边治疗,一边小步快跑地训练。1983年,她获得了世界杯赛女单、女双冠军和世界锦标赛单打亚军。她的冠军之路得到延续。

      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就是“乾坤倒转”的退役。前者对她的伤害是身体,她却因此锻炼了筋骨,磨练了意志,坏事变好事。后者伤在心里,痛及一生,每次提及必定流泪。

      1990年1月,行李,收拾、打包、托运。孤独中,韩爱萍机械地切断了与国家队的最后一丝连线。“那年冬天的冷,冷到心里”,韩爱萍说。

      2月,回到家乡武汉,当地体育局的岗位早无空缺。习惯了脚踏赛场的韩爱萍不知道人生的落脚点在哪儿。父母劝解独生女:“中国那么大,还容不下你一个韩爱萍!”她无言以对。

      3月,经朋友帮忙,爱人郭鸣去澳洲留学,走时劝韩爱萍也出国。她动心了——不如出国散散心!

      4月,日本建设奥林匹克强化计划,名声在外的韩爱萍被邀请去讲学,人生从此别样。

      成功来自拼搏

      “其实从来没有想过会出国,既然有机会走出国门,就去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和普及羽毛球运动,也不是坏事。而且工作中间,也可以了解国外人对体育的认识”,韩爱萍说。

      东渡扶桑,韩爱萍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语言。她分不清平假名与片假名。讲课前,她请翻译把重点词的日语读音告诉她,她再按照中文发音记下来。随着授课内容的增加,这种中式日语使用起来捉襟见肘。于是,韩爱萍请朋友帮忙找了一所大学,上午学习日语,下午教人打球。一个月后,她提出不要翻译。靠着这股拼劲,她闯过了语言关。

      之后,韩爱萍来到日本三得利公司的羽毛球俱乐部任教。尽管都是业余选手,但经过韩爱萍的调教,队员大多具备了挑战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能力,并在日本羽毛球比赛中把能拿的奖都拿到了。也就是从那时起,雪藏在她心中的“教练梦”开始复苏,“我一定要培养出世界冠军”。但日本队员并不认可韩爱萍的教学方法,认为她延续了中国队的职业作法,要求太苛刻。

      1993年,悉尼申办第二十七届奥运会成功。为了推进本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1994年6月,澳大利亚**以引进特殊人才的方式向韩爱萍发出邀请。由于丈夫早已在澳洲,一为夫妻团聚,二为有机会培养高水平运动员,韩爱萍欣然接受了邀请。

      当时,澳洲羽毛球基础薄弱,也没有人把打羽毛球作为职业。韩爱萍与当地俱乐部合作,俱乐部提供场地,韩爱萍自己找生源,培养出的队员代表本俱乐部参加比赛。

      队员都是业余选手,一个星期最多上3次课,课时总共10个小时。要训练出专业运动员的成绩,困难可想而知。韩爱萍精简和优化技术,上课时满负荷地利用每一分钟。她成功了。韩爱萍创办了一所以她名字命名的羽毛球学校。8年中,她为当地培养了一批高水准的运动员。1998年,澳大利亚**授予她“澳洲华人成功人士”称号。

      是金子总会发光

      2002年,韩爱萍应邀回国参加武汉市硚口区世界冠军广场落成典礼。其间,湖北省体育局备战十运会,力邀韩爱萍回国。在国外打拼了12年,韩爱萍清楚,要培养出世界冠军级的羽毛球运动员,只能在中国。

      这也给了她实现教练梦的理由。但澳洲的家、学校、两个女儿的学业、自己的绿卡身份,这些都怎么解决?好在丈夫一句“懂你”给她平添了信心。他们卖掉了在墨尔本的别墅,羽毛球学校无偿转让给聘用教练,绿卡身份也不要了。

      韩爱萍说:“我这样做,就是要让自己不要想退路,必须成功。”她破釜沉舟,举家回到武汉。

      同年11月底,韩爱萍由湖北省体育局以特殊人才方式引进,担任湖北女队主教练及教研组组长。为了顺利完成十运任务,一家四口人搬到训练场附近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子。7岁的大女儿因为语言问题,只能从小学一年级读起,5岁的小女儿被送到姑妈家寄养。

      韩爱萍利用在国外积累的执教经验,与其他教练一起,创造了湖北羽毛球的辉煌。十运会上,女双高崚/魏轶力顺利夺冠,打破了2004年奥运会和2005年世界锦标赛双料冠军广东选手杨维/张洁雯两年不输球、不可战胜的神话。韩爱萍还大力推进省队梯队建设,先后将赵芸蕾、王晓理、李雯等输送到国家青年队。

      武汉市硚口区授权东方红小学与韩爱萍合作,创办了一所以其名字命名的羽毛球学校,并于2005年9月正式揭牌,旨在普及羽毛球运动,探索以体教结合模式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是金子总会发光。2006年8月,韩爱萍担任湖北省体育局青少处副处长。2010年,她被调整到群体处任副处长。2013年,韩爱萍当选全国政协委员。韩爱萍认为,作为政协委员,责任是第一位的,要如实反映民情民意。她说,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已经达到了140多万人,要通过健身站点发挥出他们的作用,让全民健身、科学健身深入人心。(来源:《新体育》 文:李庆玉)

      153
      9

      您还未登录,无法评论!
      ★热门排序球友评论 2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