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信息中...
羽毛球迷的家,超人气羽毛球社区 首页添加收藏设为首页中羽APP
当前位置:主页 > 羽坛动态 > 资讯 > 历史课|尴尬!羽联总决赛8年来仅靠奥运积分升温

历史课|尴尬!羽联总决赛8年来仅靠奥运积分升温

时间:2016-12-14 10:24 来源:新浪体育 作者:王全立

    北京时间12月14日,2016年世界羽坛的收尾战——本赛季世界羽联超级赛总决赛将在阿联酋迪拜点燃烽火。前后5个比赛日,来自各国和地区的高手将在5个单项一决雌雄。世界羽联超级赛总决赛创办于2008年,作为国际羽坛的年终赛事,世界羽联对于超级赛总决赛自然给予不小待遇,高额奖金加上不菲的世界排名分,足以显示这项赛事在羽毛球诸赛事中的不俗地位。

    世界羽联超级赛总决赛创办于2008年,她是为适应系列赛超级赛的创办而设立的。其实,国际羽坛曾举办过大奖赛总决赛,这一赛事应该算是超级赛总决赛的前身。

    1983年,国际羽联(当时世界羽联的称呼)参照世界网球大奖赛的办法打造了一项新赛事——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国际羽联根据参赛运动员在当年各站比赛中所取得成绩的累计积分,选出男单前16名、女单前12名和男女双打前、混合双打各前6对选手进行一次总决赛,最后决出世界羽毛球大奖赛的冠军。这项赛事,也是当年世界羽坛一年一度最高水平的比赛,影响力不次于世锦赛。

    大奖赛总决赛从1983年至2000年共举行了18届,中国队夺得9个男单冠军、12个女单冠军、1个男双冠军、10个女双冠军和2个混双冠军共34个冠军,冠军收获数遥遥领先世界列强。葛菲和顾俊曾创造女双六连冠奇迹,葛菲还与刘永夺得过一届混双冠军,7枚金牌的成绩使她成为大奖赛总决赛的金牌王。由于东南亚经济危机等因素,世界羽毛球大奖赛总成绩于2001年停办。

    2007年,世界羽联对年度系列大奖赛进行整合,取消公开赛的“星级”分类法,代之以超级赛(后把超级赛分为首要超级赛、超级赛两个级别)、黄金大奖赛、大奖赛等这一新型分类法,超级赛(首要超级赛)为最高级,超级赛全年设12站。2008年初,为增加超级赛的吸引力,世界羽联推出了超级赛总决赛,根据12站超级赛的积分确定参赛人选,各单项设8个(对)参赛席位,赛事总奖金达到50万美元,比超级赛高出30万之多,堪称世界羽坛“最具价值”的赛事。

    前几届,一些强队尤其是头强队国羽对这项赛事不太感冒。首届比赛国羽因军训全体缺席。第二届总决赛,国羽未派出核心球员参赛,印尼、丹麦、中国香港、韩国等均有好手缺席,女单排名前10位竟有8人未参加比赛。令人尴尬的是,获得超级赛总决赛女单冠军的黄妙珠是顶替卢兰参赛的,可见赛事质量与“超级赛总决赛”还有相当距离。

    从2010年起,世界羽联将总决赛列为年度积分赛事,赛事等级与当时的韩国、全英、印尼、丹麦、中国5站首要超级赛平级,即冠军、亚军、四强的积分分别高达11000分、9350分、7700分。2011年那届比赛为奥运积分赛,超值积分加上奥运积分赛的背景,使得那届赛事的吸引力大大超过以往。

    不过,近5届总决赛基本回复到2011年前的窘境,这期间除去年总决赛与奥运积分挂钩外,其他4届均呈现不温不火现象。为了救市,世界羽联想了不少办法,最大力度当属把2014年至2017年4届总决赛赛场搬到富得冒油的迪拜,原来阔绰的阿联酋一掷千金,将每届赛事总奖金提升到100万美元。然而,从近两届总决赛来看,仅仅依靠提升奖金的手段还无法提升总决赛的吸引力,以今年为例,谌龙、张楠/傅海峰等高手放弃了总决赛席位

    究其原因,总决赛不温不火与国际羽坛赛事过密有很大关系。以往,超级赛要从1月打到11月,12月举行超级赛总决赛,每个赛季各国高手从年头打到年尾,很少有充裕的休息调整时间,状态下降不说,还容易引起伤病,使得总决赛吸引力难以真正提升。今年起,世界羽联把年度超级赛揭幕战推迟到3月间,但并没有削减超级赛站数,并没有从根本上并没有改变总决赛的鸡肋角色

    2008年至2015年一共进行了8届总决赛,国羽队虽然在前两届未夺一金,但凭借高人一筹的整体实力,在前8届总决赛仍然是大赢家,先后14次夺得冠军,其中男单、女单、女双、混双夺金数分别是3枚、4枚、4枚、3枚,男双未获1金。女双组合王晓理/于洋、混双组合张楠/赵芸蕾均是3次问鼎,是目前在超级赛总决赛最佳的中国选手。

    李宗伟是目前这项赛事的多金王,他曾在2008年至2010年、2013年先后4次夺得男单金牌,他同时也是该赛事第一个三连冠。表现突出的运动员还有欧洲第一男双摩根森/鲍伊,他俩在2010年至2012年实现三连冠。丹麦女将佩德森与李宗伟分享多金王头衔,她与尼尔森3次夺得混双金牌,还与另一搭档卡米拉尝到过女双金牌滋味。


    附:历届超级赛各单项冠军

    2008年:男单,李宗伟(马来西亚);女单,周蜜(中国香港);男双,古健杰/陈文宏(马来西亚);女双,陈仪慧/黄佩蒂(马来西亚);混双,雷伯恩/卡米拉(丹麦)

    2009年:男单,李宗伟(马来西亚);女单,黄妙珠(马来西亚);男双,郑在成/李龙大(韩国);女双,陈仪慧/黄佩蒂(马来西亚);混双,尼尔森/佩德森(丹麦)

    2010年:男单,李宗伟(马来西亚);女单,王适娴(中国);男双,摩根森/鲍伊(丹麦);女双,王晓理/于洋(中国);混双,张楠/赵芸蕾(中国)

    2011年:男单,林丹(中国);女单,王仪涵(中国);男双,摩根森/鲍伊(丹麦);女双,王晓理/于洋(中国);混双,张楠/赵芸蕾(中国)

    2012年:男单,谌龙(中国);女单,李雪芮(中国);男双,摩根森/鲍伊(丹麦);女双,王晓理/于洋(中国);混双,尼尔森/佩德森(丹麦)

    2013年:男单,李宗伟(马来西亚);女单,李雪芮(中国);男双,阿山/塞蒂亚万(印尼);女双,佩德森/卡米拉(丹麦);混双,尼尔森/佩德森(丹麦)

    2014年:男单,谌龙(中国);女单:戴资颖(中国台北);男双,李龙大/柳延星(韩国);女双,松友美佐纪/高桥礼华(日本);混双,张楠/赵芸蕾(中国)

    2015年:男单,桃田贤斗(日本);女单,奥原希望(日本);男双,阿山/塞蒂亚万(印尼);女双,骆赢/骆羽(中国);混双,阿德考克夫妇(英格兰)

      3
      1

      您还未登录,无法评论!
      ▼最新排序球友评论 0
      栏目列表